索引号: | 11411400769488762M-sqsgyhxxhj-00000003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3-01-18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年度计划总结 |
商丘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调整优化监测企业,强化对先行指标的预判能力,及时发现工业运行中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防范化解各类风险。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居全省第6位,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全市累计完成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98%,居全省第6位。1-10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2%,居全省第6位;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9%,居全省第3位。一是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惠企纾困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关于做好当前工业经济稳运行促增长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编发了《2022年上半年工业领域惠企纾困政策汇编》《商丘市银行机构工业企业贷款产品手册》,为133家企业申请满负荷生产奖励资金1850万元,引导服务企业稳产满产。帮助企业争取省级技改示范项目专项资金6430万元,资金额度居全省第4位。二是开展工业行业“四保”白名单申报遴选,搭建工业行业“四保”白名单企业服务保障体系,全市共有工业行业“四保”白名单企业1513家,其中省级222家,数量居全省第1位。三是建立“头雁”“专精特新”“小升规”3类企业培育库,新创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4家,居全省第6位;新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制造业头雁企业和培育头雁企业、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省级质量标杆企业、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数量均实现新突破。四是做好重点园区运行监测。永城市、睢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分别被纳入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监测调度首批重点县(市)及重点园区。
(二)着力推进工业投资高位运行。1-11月份,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7.5%,稳居全省第1位;工业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为51.2%。一是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建立了市级工业投资项目库和技改项目库,实施月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实现了投资有支撑、增长有动能、发展有后劲。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1-10月份项目建设的6个主要指标均位于全省第一方阵,其中,三项指标位居全省第1位,两项指标位居全省第2位。二是积极承担中心城区产业攻坚指挥部综合协调职责,每周梳理中心城区在谈、在建、拟落地项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提交市长专题会研究解决,实现问题提出、交办、解决闭环运行。目前,中心城区共有在谈项目375个、签约项目120个、已开工建设85个。投资100亿元的集美数智产业园、投资50亿元的力量钻石研发中心项目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顺利推进,为推进中心城区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积极履行驻地招商工作职责,建立工作推进机制,统筹全市珠三角驻地招商工作,积极指导各县(市、区)加强珠三角驻地招商团队建设。全市珠三角区域新增签约项目58个,投资金额491.7亿元;已开工在建项目38个,投资金额365.6亿元。
(三)加快建设高水平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创建新兴工业城市实施方案》《实施换道领跑战略工作方案》《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方案》《关于开展企业技术改造提升行动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商丘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等12个引领产业发展、惠企纾困、稳经济促增长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推动下,促成市政府与省工信厅、河南工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省委、省政府明确把商丘市确定为全省未来产业重点布局的碳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生命健康产业基地。推荐商丘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为省级前沿新材料未来产业先导区。商丘市、虞城县、夏邑县被确定为河南省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全省仅4个省辖市、5个县获此殊荣,其中,虞城县被确定为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全国仅39个。睢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柘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评为河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四)扎实推进5G网络建设和场景应用。全市新建5G基站2026个,完成年度计划101.3%;新建及改造塔杆1500个,完成年度计划100%。5G网络实现乡镇以上和农村热点区域全覆盖。51个项目被列入2022年度省级5G示范项目,项目个数、投资额度均居全省第1位。新创建省级智能车间(智能工厂)16个,累计创建省级智能车间(智能工厂)43个;新创建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新模式示范项目7个,累计创建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新模式示范项目10个。新增上云企业2006家。恒天永安新织造被评为河南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懂菜5G+农业物联网智慧运营服务平台被评为省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金振源电子、中诚国联入选省第一批DCMM贯标试点企业。睢县“蟹立方”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名单。
(五)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坚持“企业服务日”、“企业家大讲堂”、“服务企业面对面”工作晚茶会活动不间断,争创企业“金牌服务员”。2435位党政领导干部联系5163家企业,收集企业反映问题4833条,办结4826条,办结率99.9%。组织4228人次企业经营管理者参加学习培训,企业家的战略思维、创新意识、开拓精神持续提升。完善线上服务平台功能,为企业提供24小时“不打烊”服务,完成注册企业2.15万家,初步实现了一二三产全覆盖。无分歧欠款化解率为100%,清偿政府部门拖欠中小企业账款1774.1万元。成功举办“杰出企业家发布会”、“醉美商丘”首届名酒文化节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企业家、重视企业家、服务企业家的良好氛围,典型做法受到省“万人助万企”活动专班的高度评价。
(六)稳步推进工业领域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一是圆满完成建成区商丘市恒兴铸造有限公司、珍寿实业(商丘)有限公司2家重污染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工作。二是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荐企业成功申报省级、国家级绿色工厂6家,省级绿色设计产品3家。三是组织实施能效“领跑者”计划、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2家企业被评为河南省能碳管理示范企业。四是切实履行河湖长制工作职责。陪同市领导楚耀华定期巡察东沙河,聚焦省交办妨碍行洪问题,督办加快问题整治进度,省交办我市东沙河河湖妨碍行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
(七)全力做好工业通信领域安全生产。一是开展工业企业、煤矿、通信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印发《工信系统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方案》等15个通知,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全市共排查工业企业、煤矿、通信企业1412家次,发现问题隐患2403条,已整改2381条,限期整改22条。二是深入开展防汛工作。制定了《2022年防汛工作方案》,修订完善防汛应急预案,建立了汛期重点部位隐患“双排”台账,督促指导全市工信领域开展汛期防汛,扎实开展关于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追责问责案件专项以案促改工作。
(八)高效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工业经济发展。统筹制定《商丘市工业企业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商丘市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保障工业经济平稳有序运行工作方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受疫情影响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商丘市工业企业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南》,实现了疫情防控下企业物流“内循环”和“外流通”的闭环管理、收(发)货企业精准对接服务,保障了工业企业物资运输通畅,形成了平时能防、疫时有备、平急转换、科学规范、措施有力的良好局面。着力解决疫情防控期间企业运输难题,上半年申领发放省级通行证238张、市级通行证800张。
(九)全面提升机关党建工作水平。一是抓好市委巡察整改落实工作。通过三个月的集中整改,市委第三巡察组反馈的四个方面、16项问题、43个具体问题,整改率100%。二是夯实机关党建工作基础。召开全体党员大会,顺利选举产生新一届机关党委委员会、机关纪委委员会。制定年度意识形态工作方案,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三是扎实开展能力作风攻坚。紧紧围绕活动主题,以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在全市能力作风建设攻坚工作推进会、“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总结会代表市直单位作典型发言。《商丘市搭建“企业家大讲堂”平台,“双万”培训推动“万人助万企”深入开展》典型做法受到省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通报表扬。四是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召开4次党组会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开展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追责问责案件、以李汉祥案件为典型案例、以三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吃喝典型问题为典型案例开展专项以案促改,多次通过党组会、全体会通报违规违纪典型案例,以党小组会形式召开了组织生活会。加强日常监督,局班子成员与分管科室负责人进行廉政提醒谈话44人次,组织开展集体廉政谈话230余人次。持续推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落实,压文减会、为基层减负取得明显成效。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